24小时咨询热线:
027-87862117

欢迎关注手机站

微信公众平台
湖北楚兴捷高测控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©2023 网络支持 中国化工网 全球化工网 生意宝 著作权声明 鄂ICP备18020720号-2
一、取向硅钢产能快速增长,供过于求信号已现
供应方面:产能和产量持续增长。
根据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统计数据,2022年我国取向硅钢产能216万吨,产量217.4万吨,同比增幅19%。
需求方面:表观消费量稳步提升。
变压器是取向硅钢的最主要应用领域。2022年我国取向硅钢表观消费量为182.7万吨,同比增幅约16%。
新增产能方面:2023年以来新建产能超百万吨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取向硅钢新上项目10余项,主要分布在河北、湖南、江苏等地,涉及产能约108万吨,其中已投产产能45万吨、建成待投产产能26万吨、在建产能21万吨,此外有三个项目(总产能16万吨)处于暂缓建设状态。
需求预测:2030年前年度需求增量在20万吨以内,主要为高磁感品种。
综合考虑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划容量、存量变压器更新迭代、新标准下高磁感取向硅钢对一般取向硅钢的升级替代等因素,预计2030年以前取向硅钢年度需求增量在20万吨以内,且以高磁感取向硅钢为主。
供需研判:需求增量明显小于产能增速,供需矛盾信号初步显现。
综合考虑供应增量及需求情况可知,仅2023年1-10月,已投产产能和建成待投产产能已超过80万吨,即使上述新增产能以50%产能利用率落地,新增产量将超过40万吨,高于10-20万吨/年的需求增量。
二、无取向硅钢竞争加剧,高低牌号持续分化
供应方面:产量阶段见顶后小幅回落。
2022年,我国无取向硅钢产能合计1283万吨,产量结束了连续4年正增长,同比下降54万吨至1092.3万吨,产能利用率89%。从产品规模看,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量310.8万吨,占比为28.4%,主要由少数国企供应,民营企业中,除沙钢外,其他企业高牌号产品年产量均小于1万吨。
需求方面:表观消费量阶段性止增转降。
无取向硅钢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中小型电机、家电、大型发电机等行业。近几年表观消费量在1000万吨左右波动,其中中小型电机和家电需求占比合计超过80%。2022年无取向硅钢表观消费量止增转降,由1111万吨小幅下降到1028万吨,降幅7%。
新增产能方面:2023年投产和在建产能超过200万吨,多数为高牌号品种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无取向硅钢新改建项目8项,其中已投产和即将投产产能142万吨、在建产能75万吨,合计217万吨(高牌号产品产能超过180万吨)。另有5项规划项目产能约231万吨,合计新增产能约438万吨。
需求预测:2030年前无取向硅钢年度需求增量在30万吨以内,低牌号产品需求逐步下降,需求增量主要为中高牌号产品。
一是新能源汽车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,将成为无取向硅钢的主要增量市场;
二是综合考虑家用电器产量变化趋势、能效提升对高牌号产品的要求及受变频化、小型化等因素带来硅钢用量系数的下降,预计未来家电用无取向硅钢总量平稳,高牌号需求占比显著提升。
三是中小型电机总体产量预计小幅提升,在《电机能效提升计划》《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》等政策引导下,超高效电机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将显著增加。
四是双碳背景下,可再生能源如抽水蓄电、风电等发电增量空间巨大,带动无取向硅钢需求总量和高牌号需求量同步提升。
总体看,2030年以前无取向硅钢年度需求增量不超过30万吨/年,低牌号产品需求下降,增量空间主要为中高牌号。
供需研判:总量来看,未来需求容量不足以支撑新增产能和产量规划;品种来看,部分低牌号产品将逐步被高牌号替代。
当前无取向硅钢需求总体平稳,但市场处于分化态势。随着家电和电机能效提升的要求,低牌号产品将不断被高牌号替代,无取向硅钢市场将进一步分化,其中高牌号产品占比将进一步增高。
三、存在问题
一是硅钢产品面临结构性过剩,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。
低牌号硅钢生产难度相对较低,供应能力大于实际需求,产品市场竞争激烈。此外,随着下游行业转型升级,低牌号产品市场将进一步被高牌号替代,解决硅钢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。
二是新建产能规模远高于需求增量,供大于求矛盾持续累积。
综合考虑硅钢供需关系可知,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年均新增需求均在30万吨以内,而当前的产能规模扩张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速,可预见的产能过剩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考验。